2020年07月15日 时光淬炼 匠心传承,正皓茶“班章熟茶”上市品评! 随着“消费升级”现象持续走高,喝茶养生这一概念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于是乎,“喝精品熟茶”这个词组近几年频频出现。 据悉,近期正皓茶推出了一款高端熟茶——班章熟茶。于7月12日正式上市!...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5日 老同志老生原料历时3-10年的干仓陈放,方才精制成饼 舞台上光彩耀目的呈现,源于舞台下经年累月的积淀。 京剧里的重要角色老生如此,普洱茶中的老生茶亦如此。 老同志老生普洱茶,以京剧中的“老生”为设计理念。 细腻温润、风格刚劲、挺拔、质朴...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4日 普洱茶鉴赏 普洱茶的品鉴,因其复杂性,相对是比较难的,茶友们不断问我,如何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这更多还是需要靠自己多积淀正确的认识,另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品鉴好茶够多,当你品过足够多的、不同区域的...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4日 Hey!放开那些古树茶吧 这年头无论走到那里,听到的都是古树茶、古树纯料等普洱茶关键词。曾经的一次采访,来接我飞机的就是一位刚刚迷恋上普洱茶的哥们,刚坐上车他就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他最近在芳村认识了一位刚入行...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4日 探群山,晓众味海湾茶业普洱茶“众山晓”之临沧六秀 普洱茶一山一味,其韵各有千秋。 爱茶者喜收集尝新,欲试不同茶品,制茶者探究群山,以求通晓众味。 2020年,海湾茶业依托遍及各大茶区之丰富原料资源,精工打造系列名山巨制【众山晓】,首批三...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3日 不为人知的易武秘密 1.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茶或制作土特产品出售。 2.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奔 茶 山”涌入易武,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有载:“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 3....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3日 国外都有哪些“奇葩”的饮茶方式! 吸茶——阿根廷 马黛茶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不过阿根廷人就喜欢饮马黛茶,其饮茶方式也别具一格。他们把马黛茶叶放入一个非常精致的、上面刻有民族图案的葫芦形瓢中,然后冲入开水,片刻以...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3日 那卡、倚邦、弯弓、铜箐河、刮风寨,您最想尝哪个? 作为普洱茶的爱好者,有着一样尝鲜的心情,虽然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但另一面,难以阻挡茶友们对山头茶的热爱。 在云南众多的山头茶中,最顶级的当数普洱茶圈里著名的“一王二后”,即老班...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2日 与您一起共话这些年的“奇葩茶”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在岁月长河之中,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经过历史沉淀,小小的茶叶也以不同的形式及饮茶方式不断呈现在我们眼前。 今天,书剑古茶为大家整理了市面上一些“奇葩“...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2日 普洱茶四大价值之三:陈化价值 普洱茶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普洱茶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存茶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制茶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这其中,经销商与消费者是“存茶群体”的主体,占90%以上的比例。 “存茶”最...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2日 红茶中看到这个,那是你遇见了“圣光” 金圈,指的是在观看优质红茶茶汤时,杯壁处出现的饱满、金色边缘,如同一道金色的“圣光”,因而被冠以“金圈”的称谓。 红茶中的金圈是怎么形成的? 大家知道,红茶的汤色、品质,主要是由“三...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1日 收自在茶,喝自在茶 我收茶是看面相的,这一户茶农面相合,那 一 户气味投,那就定下来。不多跑,不多费神,茶农与我都自在。 “相”,在我这里好像很重要,不信,你们看看单株史纪纪念茶那些供货的茶农,每个人的...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1日 所谓普洱茶时代的开端原来是...... 在唐宋时期云南的茶文化还处于萌芽状态。云南人利用茶的历史其实应该很久很久,但究竟有多久没人能说得清楚。身处远离中原的荒蛮之地,云南人的先民是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字的,所以即便是到唐代,...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1日 小罐茶新推出的金骏眉怎么样?我们帮你把了把关 世界红茶的鼻祖,是来自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而中国红茶中的极品,相信在很多茶友心目当中,当之无愧是金骏眉。 金骏眉是难得的茶中珍品,每500g金骏眉就需要数万颗茶叶鲜芽尖,这也造就了金...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0日 为什么有些茶汤上面会漂着一层油状的物质? 在冲泡一些陈年优质茶时,我们会发现,茶汤表面会出现一层非常薄的油雾,凝视茶汤上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飘渺的茶山绿林一般。 感受大自然的灵动 这种白色的雾气 被称为“茶氲”或“汤氲” 并不...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0日 都说老茶水太深!那还能购买吗? 所谓的老茶,其实并没有很科学的定义,但市场约定俗成的老茶大体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普洱茶。这里涵盖了最老的号级茶,五六七十年代的印级茶和八九十年代的“八中七子饼茶”。 老茶...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喝茶最好不要超过这个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界第二位院士刘仲华:到底喝多少茶,是一个合理的剂量。 平均一天至少三泡茶,是一个中等剂量,作为 一 个重度的饮茶者,4泡、5泡、6泡都可以,轻度的一到两泡也行。 早上喝...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10日 匠心芳韵 片叶之美——邦盆古树普洱茶 邦盆,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中,海拔高度在1760米左右,是一个隶属于贺开村委会的拉祜族村寨,拥有两千多亩的古树茶。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邦盆与老班章相隔3.9公里左右,平均海拔也只比老班章低了10...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09日 老茶,是普洱茶行业最大的智商税? 我有一朋友收到老友寄过来的老茶,听说是80年代的老茶。 如果仓储得当,这80年代的老茶绝对贵过黄金,一泡上万。拿到了好茶,自然是要品的。品饮价值仍是老茶的最终价值体现,再好的茶,不能喝... 阅读更多
2020年07月09日 名山古寨的熟茶是否值得收藏 茶客喝茶永无止境,喝惯了名山古寨的生茶,自然就有试试名山古寨熟茶的想法。 早期没有名山古寨的熟茶一是成本不划算,二是技术有瓶颈。众所周知,发酵熟茶会有15%左右的损耗,同样的原料做生茶... 阅读更多